【緒論】羅馬書挽回祭?羅馬挽歌?看透不說破,做到心中有數“羅馬書挽回祭”的內容如下:
情感目錄一覽:
羅馬書1-16提綱
保羅切望去羅馬探訪,將福音傳給羅馬的人。
神的憤怒顯明在一切不義的人身上,神的事情,顯明在人心里。不義的人雖然知道神,卻不榮耀他,神任憑他們隨著自己的情欲行事,彼此玷污。
神公義的審判必定來到,神以永生報恒心行善、尋求榮耀的義人,以憤怒報應不義的人。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,必按律法受審判。律法的功用刻在人心里,是非之心同做見證。
外面的猶太人不是真猶太人,唯有里面做猶太人才是真猶太人。
神是信實的,猶太人的第一好處就是神的圣言交給他們,人的不信不能廢掉神的信。
反有血氣的,沒有一個義人。
神的義因信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,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,耶穌基督做挽回祭,人因信稱義,不因律法稱義,信堅固律法。
亞伯拉罕信神,就算他的義。信的福也加給未受割禮的,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必承受世界是因他的信心。
我們既因信稱義,就借著基督得以與神相和,以神為樂。
死由亞當來,生命由基督一人的恩典而來。
受洗歸于基督的死,與基督同埋葬,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,像基督從死里復活。
不再做罪的奴仆,當把身體先給義做奴仆,以至于成圣。
以婚姻比喻,借著基督的死,在律法上也死了,歸與基督的活,脫離律法的捆綁,叫我們按新的樣式服侍主。
罪叫我死,立志行善由得我,行出來由不得我。罪的律與神的律爭戰(zhàn)。
神的靈住在你們心里,就屬圣靈,順從肉體的必要死,靠圣靈治死身體的惡行,必要活。
現(xiàn)在的苦楚比起將來的榮耀,就不足介意。
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。誰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呢?靠著在我們的主得勝有余。
神要恩待誰,就恩待誰,要憐憫誰,就憐憫誰。我們得救全在乎神的揀選。
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,但得不著,本不追求義的外邦人反得了義。
以色列人不信神,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。
人若口里認耶穌為主,心里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,就比得救。
人未曾信他,怎能求他呢?報福音傳喜訊的人,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。
神沒有棄絕他的百姓,神曾留下七千人未曾向巴力曲膝。這是屬于神揀選的恩典。
外邦人是神被接上的枝子。神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,也必不愛惜你。只要長久的在他的恩慈里,不被砍下來。以色列人仍要被接上。
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。
當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。不要看自己過于所當看的,在基督里成為一體,互相聯(lián)絡做肢體。
愛人不可虛假,要心里火熱,常常服侍主。不可為惡所勝,反要以善待惡。
當順服掌權者,只要行善,就可得他的稱贊。
凡事都不可虧欠人,惟有彼此相愛,要常以為虧欠。
信心軟弱的,要接納,不可彼此論斷,絆倒弟兄。
要追求和睦,彼此建立德行。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。
彼此接納,堅固的應該擔代不堅固的,務要叫鄰舍喜悅,使他得益處,建立德行。
保羅為外邦人的使徒,總不得到羅馬。保羅計劃去羅馬探訪,往西班牙去。
羅馬書默想03:稱義的原理
讀經:羅馬書3:21-31
在圣經中有兩座重要的山,舊約是西乃山,新約是加略山。西乃山是神借著摩西頒布律法的山,律法是定罪的。加略山是神借著耶穌宣告赦罪的山。基督徒的生命經歷,是先來到西乃山被定罪,然后來到加略山被稱義。
稱義是一個法庭用語,一個嫌疑犯被宣告無罪,當庭釋放,這就是稱義的含義。稱義的反面就是定罪,詩歌唱道:“因信稱義,永不再定罪,是何等平安喜樂?!?/p>
保羅從羅馬書1:18-3:20闡述我們都在罪惡之下,我們都是被定罪之人。羅3:21開頭有一個字“但”,這個轉折詞表示事情發(fā)生翻轉,這是從定罪到稱義的翻轉。從羅3:21-5:21保羅又用了三章的經文在論述稱義的教義。
馬丁路德認為因信稱義的教義是整個基督教教義的根基,馬丁路德重新發(fā)現(xiàn)福音,這是因信稱義的福音,掀起了16世紀偉大的宗教改革運動。
要明白有關稱義的原理,羅3:21-31的經文是非常關鍵的經文。
首先,我們看到稱義是唯獨恩典。
恩典是人不配得的,不是人靠自己的努力賺取的,乃是無功受惠的。
在稱義的事情上,我們的貢獻是零,沒有我們半點的參與,沒有我們半點的功勞。
我們的稱義源于神豐富的恩典,經上說是叫我們白白的稱義。恩典的教義,使我們在神面前沒有任何夸口的余地。夸口的,當指著主夸口。
其次,我們看到稱義是唯獨基督。
耶穌基督是我們稱義的根基,離開耶穌基督,就沒有稱義的可能。
耶穌基督為我們做了雙重意義的犧牲,好叫我們可以得著神的義。
第一,耶穌為我們做了救贖性的犧牲。
救贖是一個市場用語,將我們帶到奴隸市場,付出贖金將一個奴隸贖買,使他得著釋放和自由,這個行動就叫做救贖。
耶穌基督不是用金銀等物,乃是用自己的寶血將我們救贖,使我們得著釋放和自由。他是向神付了贖金,滿足神公義的要求。我們虧欠神的義,耶穌借著舍命流血滿足神的義。
第二,耶穌為我們做了挽回性的犧牲。
挽回是一個祭祀用語,將我們帶到祭壇那里。耶穌獻上自己做挽回祭,挽回的乃是神的忿怒。一個戴罪之身的人站在公義的神面前,他對罪所發(fā)的忿怒足以毀滅我們。當神要傾覆我們的那一刻,耶穌基督介入神與我們之間,走上十字架,神對罪人所積蓄的所有的忿怒都傾倒在他身上,耶穌為我們喝盡了神裂怒的杯。
世界萬物壞了,神只要說一句話,就可以修復一切。但是人壞了,神必須要付出他兒子生命的代價,如此人才能被修復。如此恩典,使我敬畏!
更后,我們看到稱義是唯獨信心。
我們猶如鐘擺容易走向兩個端點,要么走向律法主義,要么走向非律主義。
律法主義者主張只有遵行律法才能稱義。問題是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守住律法,律法是一個整體,一旦違背一條,就違背了眾條。
福音告訴我們,我們所不能遵守的,耶穌為我們守住了全部的律法。當我們相信耶穌的那一刻,他的遵守就等于我們的遵守,他因為遵守律法而獲得的義都歸算在我們身上。
馬丁路德說:“福音不是我們做了什么,乃是耶穌基督為我們成就了一切。”
因此,保羅指出人稱義是因著信,不在乎遵行律法。不是立功之法,乃是信主之法,叫我們一個都不能在神面前自夸。
非律主義者則認為因信稱義的教義廢棄了律法,保羅指出不是廢棄律法,更是堅固律法。
律法與福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,律法定人的罪,福音卻使人稱義。律法為我們接受福音做了很好的鋪墊。
再者,福音賦予了我們遵行律法的能力。改革宗神學認為律法的第三功用就是律法成為我們成圣的指南。
稱義的方法是唯獨信心,信心的本身是沒有價值的,信心的價值在于信心的對象。因信稱義,容易錯誤的解讀為“因為我相信,所以我稱義”。其實這里的“因”是“借著”的意思,用“借信稱義”對于現(xiàn)代讀者更容易理解。
結語
末了的話,我要強調的是,因信稱義的真理不是一套純粹的理論,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經歷。我們可能明白有關因信稱義的真理,但我們可能沒有經歷因信稱義。重要的是我們要經歷因信稱義,你經歷因信稱義了嗎?
耶酥到底是為了贖誰的罪而甘愿被釘在十字架上的?
舊約時期,人在律法之下。
人靠行律法,必要死在罪中。(約翰福音8:24 所以我對你們說,你們要死在罪中。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,必要死在罪中。)
因為凡有血氣的,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稱義,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。“死的毒鉤就是罪,罪的權勢就是律法?!?/p>
耶穌來,被交給人,被釘在十字架上,耶穌贖的是人在先時、即舊約時,人因不能守律法所犯的死罪:羅馬書3:25 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,是憑著耶穌的血,借著人的信,要顯明 神的義。因為他用忍耐的心,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。
下面經文也指出,耶穌受死贖了人在前約、即舊約時所犯的罪過:希伯來書9:15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,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,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(yè)。
耶穌贖的是他那個時代普天下人在律法之下所犯的罪。當時的人不再遵守神的誡命,他們相信的是刻在石版上的字句,卻不在生活中真正踐行神的律法,嘴上說信神,心里卻行詭詐,嘴唇親近神,心卻遠離,是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,這樣的人類,就應當毀滅了:
耶利米書 9:13-16 耶和華說,因為這百姓離棄我在他們面前所設立的律法,沒有遵行,也沒有聽從我的話。只隨從自己頑梗的心行事,照他們列祖所教訓的,隨從眾巴力。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,看哪,我必將茵蔯給這百姓吃,又將苦膽水給他們喝。我要把他們散在列邦中,就是他們和他們列祖素不認識的列邦。我也要使刀劍追殺他們,直到將他們滅盡。
這些本該被 神滅盡的人,是因耶穌冒死贖了他們的罪,才使人能夠得以存留,不被毀滅。耶穌贖的是當時普天下人在舊約律法時期,人因不能守律法而犯下的死罪:約翰壹書2:2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。不是單為我們的罪,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。
因耶穌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罪就不能作我們的主,因我們從此不在律法之下,乃在恩典之下。(羅馬書6:14 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。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、乃在恩典之下。)
人靠著信來到人中的基督,得稱為義人,并因信得救、因信得生。羅馬書8:1-2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里的、就不定罪了。因為賜生命圣靈的律,在基督耶穌里釋放了我,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。
耶穌來,把人從律法之下釋放了出來,脫離罪和死的律了。
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,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
舊約時代的規(guī)矩條例,不過是屬肉體的。屬肉體的不能叫人得以完全(希伯來書 9:9-10)
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,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,但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來到,我們從此就不在師傅的手下了。
耶穌說:“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借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?!币d開的道路,就是因信稱義之路。人靠律法,不能稱義,人要想得救,只能信靠來在人中的基督,因神是義的,也把信他的人稱為義人。
神應許會再來拯救我們:
希伯來書9:28 像這樣,基督既然一次被獻,擔當了多人的罪,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(xiàn),并與罪無關,乃是為拯救他們。
神再來,與罪無關。因為耶穌已經把人從罪里釋放。人就作了義的奴仆。神再來,如經上所記:“義人必因信得生?!?
耶和華是我們素來的等候,他必拯救我們。他是我的磐石,在他毫無不義。人因信他,就得稱為義。以賽亞書45:25以色列的后裔都必因耶和華得稱為義,并要夸耀。
基督徒信而受洗,就律法來說,被稱“基督徒”。
使徒行傳2:38 彼得說: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圣靈;
使徒行傳11:26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,教訓了許多人。門徒稱為“基督徒”是從安提阿起首。
彼得前書1:5你們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著所預備、到末世要顯現(xiàn)的救恩。
基督徒信耶穌,相信“因信稱義”的道。如果基督徒,因著基督徒的名分就能稱義、通過律法就能稱義、得到這末世要顯現(xiàn)的救恩,就是在褻瀆耶穌!
人稱義是因著信,不在乎遵行律法。義若是借著律法得的,基督不是徒然死了嗎?加拉太書2:21我不廢掉 神的恩;義若是借著律法得的,基督就是徒然死了。
希伯來書10:28 人干犯摩西的律法、憑兩三個見證人、尚且不得憐恤而死.29 何況人踐踏 神的兒子、將那使他成圣之約的血當作平常、又褻慢施恩的圣靈、你們想、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。
彼得前書2:24他被掛在木頭上,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義上活。——耶穌第一次來,用自己的死,擔當了人的罪;神再來,是為了讓信他的人因信稱義、因信得生?!皬突睢保干裨賮?。
提摩太后書 2:17-18 他們的話如同毒瘡,越爛越大。其中有許米乃和腓理徒。他們偏離了真道,說復活的事已過,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。
如果說復活就是指的耶穌死后三日復活,這不就是說復活的事已經過了嗎?
歷史上的圣徒,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一定是相信耶穌死后三日復活的,但是,他們不能因為相信耶穌死后三日復活罪得赦。(哥林多前書 15:17-19基督若沒有復活,你們的信便是徒然。你們仍在罪里。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滅亡了。 我們若靠基督、只在今生有指望、就算比眾人更可憐。)
相信耶穌死后三日復活的保羅,不能因相信耶穌死后三日復活稱義(哥林多前書4:4-5 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、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。但判斷我的乃是主。 所以時候未到、什么都不要論斷、只等主來、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、顯明人心的意念。那時各人要從 神那里得著稱贊。)
今日基督徒能夠靠耶穌死后三日復活、罪得赦、得稱為義、因信得生嗎?
贖罪,只能贖先前犯下的罪,怎么會把其后二千年來普天下人犯的罪也贖了呢?
“因為他用忍耐的心,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。”——先時所犯的罪,先時!
希伯來書9:15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,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——前約!之時所犯的罪!
【綜合】羅馬書挽回祭?羅馬挽歌?讀完后秒懂了,更多關于“羅馬挽歌”的知識關注映森:http://m.horslemonde.com/